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人類學史一
History of Anthropology (Ⅰ) 
開課學期
104-2 
授課對象
文學院  人類學系  
授課教師
王梅霞 
課號
Anth2014 
課程識別碼
105 2430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必帶 
上課時間
星期一7,8,9(14:20~17:20) 
上課地點
水源人105 
備註
本課程中文授課,使用英文教科書。
限本系所學生(含輔系、雙修生)
總人數上限:35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42Anth2014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帶領學生探討人類學發展過程中,不同學派(例如涂爾幹學派、主智論、韋伯學派、馬克思主義、宇宙觀論者)的人類學家,如何在各自的知識論立場下,探討「社會」和「文化」的性質?進而,透過民族志的閱讀,討論人類學如何透過親屬、經濟、宗教、政治這些分支來掌握不同社會文化性質?當地人如何界定這些領域的範疇(category)?是否可能超越這些分支,從人觀、空間、時間等角度來重新思考社會文化性質?並且引導學生思考世界宗教、資本主義及國家的發展與當地社會文化相互轉化的過程為何? 

課程目標
帶領學生探討人類學發展過程中,不同學派的人類學家,如何在各自的知識論立場下,探討「社會」和「文化」的性質? 
課程要求
上課同學必須事先閱讀該週必讀,並參與課堂討論。每組須選擇四週作課堂報告,並寫成書面報告,在該週上課結束時繳交。學期中繳交一份研究報告,主題須先與授課老師討論。再以期末考測驗學習成果。

評分方式:
平時成績(課堂報告、討論、四篇書面報告) 30%
期中報告 30%
期末考 40%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Kuper, Adam
1988 (1983) 英國社會人類學—從馬凌諾斯基到今天
黃應貴
2008 反景入深林 : 人類學的觀照、理論與實踐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02/22  導論

課程介紹、上課要求 
第2週
02/29  和平紀念日補假 
第3週
03/07  從涂爾幹的「社會事實」(Social Fact)及牟斯的「人觀」(the Notion of Person)談起

Mauss如何討論不同社會型態下的不同人觀?「人觀」的研究如何反省西方「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的觀點?
Durkheim如何討論社會和個人的關係? 如何透過最基本的宗教形式(圖騰制),探討宗教和社會的關係,進而探討知識的起源?情感(sentiment)所扮演的角色為何? Durkheim如何為結構功能論(Radcliffe-Brown)和結構論(Levi-Strauss)奠立基礎,使他們站在各自認識論立場建立其社會結構或象徵結構的理論? 
第4週
03/14  馬凌諾斯基與牟斯開啟「交換」的議題

(1) 「交換」如何作為整體的社會事實?禮物交換和商品交換的邏輯是相互對立的嗎? 「純粹」的禮物是在什麼政治經濟條件下才有發展的可能? (2) 西方貨幣的傳入對於傳統社會的衝擊?不同文化如何賦予「貨幣」不同的象徵意義?短期的個人競爭關係和長程的社會與宇宙秩序的再生產如何轉化或結合? (3) 如何透過交換探討「原始」社會的動態性? 
第5週
03/21  馬凌諾斯基與「功能論」(Functionalism),或超越的可能?

Malinowski如何被界定為一個功能論者?但是他提供的豐富民族誌如何反思西方文化之偏見?他如何透過Kula圈反駁西方「經濟人」的觀點?透過科學巫術宗教之區分反駁西方人對原始人的看法?透過初步蘭母系社會反駁西方“Oedipus complex”? 
第6週
03/28  芮克里夫布朗與「結構功能論」(Structural-Functionalism)

Radcliffe-Brown與Durkheim對於「社會」的看法有何異同?何謂「社會結構」?在一個沒有現代國家和法律的社群中,社會秩序如何維持?「親屬」和「政治」的關係為何? Radcliffe-Brown的比較方法為何? 
第7週
04/04  春假 
第8週
04/11  象徵論者

Turner所討論的「社會」如何不同於結構功能論者?儀式如何具有獨立的機制來解決社會的衝突?「象徵」有什麼特性?當代社會中哪些活動具有communitas(共融)的特質? 
第9週
04/18  期中報告 
第10週
04/25  主智論者(intellectualists)︰人類思維的普同性及特殊性

Levi-Bruhl如何透過「參與律」、「互滲律」(law of participation)來討論「原始人」思惟的獨特性?不同文化之間理解的可能性為何?Evans-Prichard用什麼論點來證明然德人思考的合理性? 
第11週
05/02  李維史托的「結構論」(structualism)

Lévi-Strauss如何探討人類心靈深層結構的普同性?Dumont 如何透過當地人的象徵觀念來了解社會秩序? Levi-Strauss理論的優點和缺點為何? 
第12週
05/09  不列顛的新結構論

Leach如何界定研究對象─Kachin社會?Leach 如何應用及修正Levi-Strauss的理論?如何從社會過程重新思考「社會結構」?結構變遷的動力為何? Goody如何從財產繼承方式這個研究途徑解釋非洲繼嗣理論和南亞聯姻理論? 
第13週
05/16  翻轉教室
請同學欣賞一部與人類學議題相關之影片,上傳1000-2000字報告至討論區,鼓勵同學進行討論
參考影片︰黑色收成(82 min.);非洲虎(89 min.);無米樂(110 min.);我想瞭解你的明白(86 min.);重返憂鬱的熱帶(71 min.);馬達加斯加傳說(65 min.)
也歡迎同學建議其他影片 
第14週
05/23  韋伯與葛慈的詮釋理論

Geertz如何應用及修正韋伯「理性化」的概念來解釋印尼從「傳統」到「現代」 宗教上的轉變﹖在多文化接觸的地區,不同文化如何整合?Geertz的早期著作如何呈現出「客觀唯心論」的色彩? Geertz的晚期著作又如何將「文化」視為「文本」,凸顯多重解釋的可能? 
第15週
05/30  馬克思主義與政治經濟學

部落社會的的生產單位和生產關係為何?歷史變遷的動力為何?鄉民社會是否有其獨特性?第三世界的鄉民經濟如何與全球資本主義相結合(articulate)?「文化」在經濟變遷過程的角色為何? 
第16週
06/06  馬克思主義、象徵論與實踐論的結合

宗教如何做為意識形態,一方面提供個人存在的意義,一方面也合法化不平等的權力關係?社會變遷過程中,宗教性質的改變,以及當地人如何透過宗教來表達對外在世界的反抗? 
第17週
06/13  新的課題:歷史人類學、情緒人類學

Sahlins如何論述事件和結構之間的辯證關係?M. Strathern又如何透過「意象」(image)來探討歷史?不同社會文化具有如何不同的歷史記憶機制?
情緒研究對於人類學傳統的反省為何?「情緒」研究尤其適合分析什麼性質的社會?Cannell如何透過「情緒」重新思考「權力」的性質及當地人的「歷史」?資本主義如何重新塑模人的心靈? 
第18週
06/20  期末考